激光打标机的发展历程
激光打标机的核心是激光打标控制系统。因此,激光打标的发展历程就是打标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到短短的几年时间,控制系统在激光打标领域就经历了大幅面时代、转镜时代和振镜时代,控制方式也完成了从软件直接PC控制到上下位机控制到实时处理、分时复用到嵌入二级、远程控打的一系列演变。如今,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乃至紫外激光的出现和发展又对光学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1、大幅面时代 :
所谓大幅面,刚开始是将绘图仪的控制部分直接用于激光设备上,将绘图笔取下,在(0,0)点X轴基点、Y轴基点和原绘图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45°折返镜,在原绘图笔位置下端安装小型聚焦镜,用以导通光路及使光束聚焦。直接用绘图软件输出打印命令即可驱动光路的运行,这种方式最明显的优势是幅面大,而且基本上能满足精度比较低的标刻要求,不需要专用的标刻软件;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打标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笔臂机械磨损大、可靠性差、体积大等缺点。
因此,绘图仪式的大幅面激光打标系统逐步退出打标市场的,但能保持在激光切割与雕刻的应用上的优势。
2、转镜时代:
由于大幅面系统的一系列缺点,在高速振镜技术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一些控制工程师自行开发了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镜式扫瞄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将从谐振腔中导出的激光通过扩束,经过成90°安装的两个步进电机驱动的金镜的反射,由F-theta场镜聚焦后输出作用于处理对像上,金镜的转动使工作平面上的激光作用点分别在X、Y轴上移动,两个镜面协同动作使激光可以在工作平面上完成直线和各种曲线的移动。这种控制过程无论从速度还是定位精度来说都远超过大幅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工具行业对激光控制的要求。
3、振镜时代
所谓振镜控制,它的设计思路完全沿袭电压表的设计方法,镜片取代了指针,而探头的信号由计算器控制的-5V—5V或 -10V— 10V的直流信号取代,以完成预定的动作。同转镜式扫瞄系统相同,这种典型的控制系统采用了一对折返镜,不同的是,驱动这套镜片的步进电机被伺服电机所取代,在这套控制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使用和负反馈回路的设计思路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精度,整个系统的扫瞄速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MC100-D-A、MC150-D-A激光打标机是一款经济型大幅面三轴动态激光打标机,为我公司DDB系列三轴动态打标机的升级版。
详细介绍MC275-DLG-D激光打点机是我司新一代升级版导光板专用大幅面激光打点机,光斑质量极好的原装进口激光发生器,配备优异的三轴动态打标系统,性能优越,稳定性强,运行速度快。一次性完成1500*1500mm导光板的制作。
详细介绍MF20-E、MF10-E为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粤铭)推出的全新一代经济型光纤激光打标机。该款打标机立足于国内主流市场,配置了大族粤铭OEM的光纤激光器以及振镜等核心光学器件,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和易维护性,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配置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数字式高速打标控制卡以及功能强大的上位软件...
详细介绍